(1) 6位戰友,說走就走。 2020年8月8日,立秋之后的翌日。我們一行大大小小12人,又來到了國內第二大藏民族聚居地,大美“情歌圣地”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——康定市。 一個曾經紅軍“飛奪瀘定橋”的地方,一直吸引著不少的中外游客,大渡河畔又鮮又嫩的魚莊總是讓人垂涎欲滴。跑馬山上合影 溜溜的康定城,溜溜的跑馬山,張大哥和李大姐,動人的愛情故事世間流傳,國務院原總理朱镕基“海外仙山,蓬萊圣地”題詞讓這里更添魅力和色彩。 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,國外去不了,咱們就國內轉轉,藏區走走,散散心,開開懷,雖然是故地重游,一樣有新鮮感。因為交通變了,人變了,環境變了。 瞧,跑馬山上的合影,菌王府內的聚會,定格瞬間,也定格永遠,值得留念。 菌王府中舉杯 接下來的“關外” 雖然山更高,路更遠,但是藍天的世界,大美的草原,阻擋不了咱們前進的腳步,多年的夙愿。 &...
發布時間:
2023
-
09
-
28
瀏覽次數:928
出黔入川生機收費站 28日從海南三亞出發,歷時4天3夜,途經廣東、廣西、貴州等5省(區),總計行程2075公里,今天順利回到四川成都。 因為不趕時間,沿途邊走邊玩,見見老戰友,會會合伙人,一路既輕松愜意,又見識博聞。加上之前去的行程,真是一次難得的旅行、難得的休閑和難得的相聚。 一 在廣西北海,見到了30多年前,曾經一個中隊當兵的三臺籍戰友岳勇,去了他現在上班的魚飼料廠。短暫的交流,幾十年前的往事和經歷仍然記憶猶新,感慨萬千…… 岳勇老兵退伍回鄉后,一直在當地公安派出所當協警,2008年受其舅子之邀,才攜妻到了北海市合浦縣,在他舅子承包的魚飼料廠上班,舅子當廠長,妻子在附近一個廠子打工。從與他擺談中,感覺他還是挺滿意的,包吃包住,每月還能掙上幾大千,比前些年在老家收入可觀。與岳勇(右)合影 岳勇唯一的愛好就是鍛煉,每天堅持長跑,最多時一天跑18公里,很多時候他都在我們近千人的微信平臺“微信運動”中成為當日占領封面人物。雖然他已年滿53歲了,但是一經知道哪里有馬拉松賽事,他都要參加并取...
發布時間:
2023
-
09
-
25
瀏覽次數:642
兒子上軍校了!這一消息像長了翅膀似的,很快就傳到了我的耳里。旋即,我將這一特大喜訊第一時間便通報給了兒子的母親,因為這我們家最大最大的一件“喜事”,也是近段時間以來他母親一直惦記著的最大最大的一件“心事”。一時間,來自領導的、戰友的、朋友的祝賀電話、短信和相遇時當面的恭喜,讓我們一家人委實高興了一陣子。雖然,兒子考取的不是什么名牌大學,但畢竟在部隊這個大熔爐里,他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,即將就要走進接受專業教育的“殿堂”,直白地講,就是找到了一份適合自己的“飯碗”,解除了父母的后顧之憂。一年多前,兒子就像我當年一樣,穿上軍裝,來到了部隊。其實,當時我很擔心,部隊嚴格的紀律,艱苦的訓練,對于他這個在“蜜缸”里泡大的能否經受得住磨練,適應得了這個特殊的環境,的確大打問號?因為,當年我們那一代,都是在比較艱苦的條件下成長起來的,從軍是自愿的選擇,是走出大山,實現理想的途徑之一,吃苦對于我們來講確實不在話下。然而,現在年輕的一代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青年,他們一般都是過著飯來張口,衣來伸手,在父母和爺爺奶奶過分“關愛”中長大,從來與饑寒、苦難無緣,且投身部隊也絕非像我們當年那樣實屬自愿。作為當父母的不擔心,誰擔心呢?新訓期間,我們和他的姑爹姑媽去看過他一次。雖然進入部隊才很短很短的時間,但是從他的言談舉止上,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他變了、懂事了、堅強了,有“兵味”了。當時,他正感冒發燒,咳嗽很厲害,腳...
發布時間:
2023
-
09
-
11
瀏覽次數:1630
座談會現場 沒有儀式和掌聲,沒有鮮花和橫幅,也沒有果盤和香煙; 有的,只是一張張笑臉,一顆顆激動而真誠的心。陳將軍(左2)講話 下午三時,在成都市石人南路,四川省公安消防總隊原辦公駐地,四川省消防協會一間極其普通的會議室里,二十幾位曾經服役于四川消防部隊的老戰友們如約而至。座談會場一隅 他們受邀而來,與四川省公安消防總隊原總隊長、公安部消防局局長、政委(后擔任公安部紀委副書記)的陳家強將軍見面,一起敘敘往事,共祝身心健康! 桌上清茶一杯,相互幾句寒暄之后,主持人(四川總隊原政委)侯自強說:這次陳總回四川,沒有驚動有關單位和人員,也沒有接受任何安排和接待,吃住都在親戚家中。今天,把各位請來,陳總就是想和大家見見面,聊聊天,說說心里話。座談會場一隅 主持人話音剛落,陳總首先向在座的各位戰友表示了問候并飽含深情地說:想到要與大家見面,我很激動,今天午覺都沒睡著。自從退休以后,我一直居住在北京,很少回四川。每天的任務就是在家看看報、讀讀書,練練硬筆書法,接送孫女上學,早晚...
發布時間:
2023
-
09
-
07
瀏覽次數:4985
從左至右分別為:徐映學 茍中俊 侯文貴(班長) 石時全和我 12月5日,應40年前征接我們入伍并擔任訓練我們新兵班長侯文貴之邀,茍中俊、徐映學和我及家人,專門趕到130多公里之外的雅安市雨城區草壩鎮均田村侯班長家中吃“刨湯”。 “刨湯”,顧名思義就是指從剛殺的,已燙好、刨好的豬身上割下來現弄現吃的肉,這種習俗比較古老。“刨”,就是用鐵刮刮去豬身上毛的過程,“湯”,就是熱水的意思,這里指燙豬用的熱水,所以稱之為“刨湯”。刨豬毛 吃“刨湯”,有的地方又稱“殺豬飯”,是我國西南地區農村歷史悠久的一種民間習俗。它是各地農村在快要過年的時候,家里殺年豬,這個豬主要是自己家養的,用來自己家里過年吃的,是喂糧食長大的。“刨湯”就是將剛殺豬的血、肉等煮出來酬謝殺豬匠和鄰里鄉親的主菜。它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菜,只有到了冬臘月殺年豬的那一天,才能享受到這樣的美味。 隨著時代的變遷,交通的便捷,每年到了這個季節,遇上農村殺年豬,一般也會邀請城里的親朋好友去鄉下品嘗,自然也就成了大家相互走動,彼此聯系交流情感一次機會。煮血旺 ...
發布時間:
2023
-
09
-
05
瀏覽次數:1802